一、食鹽的利與弊
食鹽不僅是人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料,其水解后生成的鈉離子還在調節(jié)體內水分與滲透壓、維持酸堿平衡、增加神經肌肉興奮性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。
一般情況下,鈉的排出量與攝入量保持平衡,即多吃多排、少吃少排、不吃不排。由于鈉主要從尿液中排出,所以腎臟在維持鈉的平衡與調節(jié)中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
當寶寶出現腎臟疾病,腎功能不全時,過多或過少攝入鹽,都會影響到疾病的恢復。為了避免談“鹽”色變,正確食用鹽顯得非常重要。
二、腎病患兒如何科學食用鹽
對于原發(fā)性腎小球疾病的寶寶來說,水腫是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癥狀,此時,我們應科學控鹽。
第一步:了解腎病飲食處方(鈉)的攝入起點
腎病飲食處方(鈉)的攝入起點
備注:3-4g鹽(無預先添加鹽):烹飪食物時可以放一點鹽,應限制或避免食用高鹽的食物;2g鹽:烹飪食物時不放鹽,不食用高鹽的食物;1g鹽:烹飪食物時不放鹽,僅食用低鈉食物。
第二步:了解飲食中的高鈉食物。
例如:方便食品(冷凍,塑封或罐裝食品);熟化、腌制、罐裝或煙熏肉類;加工過的奶酪、軟干酪或脫脂牛奶;咸餅干和零食;常規(guī)罐裝蔬菜、蔬菜汁或冷凍的含鹽蔬菜。
第三步:選用精準的控鹽工具。
例如:電子秤量勺,控鹽瓶,定量鹽勺等。
特別提示:當腎病寶寶出現多尿時,會導致大量的尿鈉丟失,此時應根據寶寶體內的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情況及時補充鈉。
版權所有 開封市兒童醫(yī)院 豫ICP備14000103號 地址:河南省開封市自由路中段87號
辦公電話:0371_25965120 咨詢、接診熱線:0371_25965120 網址:http://m.checkallnews.com 技術支持:商翼網